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稳定的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降低碳排放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要实现向世界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发展核电在内的非化石能源将成为现实,也是战略的选择。核电有沿海(滨海)核电与内陆(滨河、滨湖)核电。世界各国核电厂除各厂址对工程适应性的普通要求外,都执行统一的核安全审评标准,遵守统一的建造、运营规范。夸大沿海核电与内陆核电的差异,这不利于内陆核电发展,也妨碍了核电的科学布局;内陆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世界内陆核电发展概况
1.1 世界内陆核电厂分布情况
目前,世界在役核电机组中,超过半数分布在内陆地区。其中:美国在役核电机组99台,74%建在内陆,在建或拟建核电机组18台,13台机组位于内陆;法国在役核电机组58台,70%建在内陆;德国、加拿大、乌克兰3国的在役核电机组建在内陆的分别达82%、95%、100%。此外,比利时电量的51%、瑞士电量的36%供应都来自内陆核电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核电厂也都建造于内陆,都是按电力需求就近设置的,并没有提出比沿海核电厂更苛刻的安全要求,更没有“双重标准”的制约,而且都保持着安全运行的纪录。瑞士境内有5座核电厂,且都建在内陆江河,运行安全、稳定。内陆核电厂与沿海核电厂有什么不同呢?除滨海、滨湖、滨河位置差异,其他方面都一样。厂房建设、功能结构都一样,都执行相同的安全标准,操作运行规程也没有区别。
1.2 世界内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状况
根据2007年6月公布的2006年有关国家内陆滨河、滨湖核电机组的部分性能数据,对照目前世界上已投运的所有核电机组的2005年度相应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确定世界内陆滨河、滨湖核电厂总体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特别是有些内陆核电厂投入商业运行已40多年,至今仍安全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业绩。
2 中国核电发展概况
2.1 中国台湾地区核电发展概况
中国台湾地区从1971年起,开始建设核电站,到1985年共建成金山、国圣、马鞍山3座核电站共6台核电机组,截至2009年6月1日,台湾核电装机容量4927MW,发电量393亿kWh,占总发电量的17.1%;台湾地区在建核电站1座共2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600MW;因台湾是一个海岛,故其核电站均建在滨海地区。
2.2 中国大陆核电发展概况
2.2.1 中国大陆核电生产情况
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0台,总装机容量28599.37MW,各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2016年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7594.89亿kWh,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46%。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3004.7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872.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5.54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22.24万吨。
目前中国大陆已运行的核电机组,除一些试验堆或较小型堆之外,都建在滨海地区。
2.2.2 中国大陆核电安全状况
2016年1~6月,中国大陆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一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各运行核电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事件、辐射污染事件,未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同时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各运行核电厂放射性排出流的排放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3 中国内陆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中国内陆核电厂安全是有保障的
中国各拟建内陆核电厂的建设单位均非常注意将核电厂址选择在地震活动性水平较低的地区;防洪设计采用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设计基准洪水位确定时考虑各种洪水事件组合,选取其中最大的洪水位来确定厂址的设计基准洪水位,确保免受洪水危害。内陆核电厂将采用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如AP1000和华龙一号等),这些堆型有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安全壳内设置氢气监测系统和非能动的氢气复合器,防止发生氢气爆燃或爆炸。针对严重事故堆芯熔融物采取一系列措施,就可进一步提升核电厂的安全水平,因此内陆核电厂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3.2 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选址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
不论沿海还是内陆厂址,除了在对洪水事件组合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外,其他相关要求都是一致的,国际核能界至今未对内陆核电厂提出特殊的要求。
3.3 大陆部分内陆核电项目已取得了国家颁布的“路条”,进一步深化了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我国核电的发展方针已由“适度发展核电”改为“积极发展核电”,在战略布局上,已由“建设沿海(即滨海)核电站”向“建设内陆和沿海(即滨海)核电站并举”。现我国核电建设的速度已加快,除滨海省(市)继续在抓紧核电建设外,不少内陆省(市)要求上核电的呼声很高,且选出了不少条件很好的核电厂址。
3.3.1 湖南桃花江荷叶山核电厂址
湖南省政府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签署合作建设桃花江核电框架协议,设计单位为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现已确定荷叶山为桃花江核电厂厂址,位于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谢家塘荷叶山,这里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低,居民稀少,是一个十分优越的内陆核电厂址。准备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预计需投资600多亿元。
3.3.2 湖北咸宁大畈核电厂址
该核电厂址位于湖北咸宁大畈,地处鄂东,地质条件好,为基岩地质,地震烈度低,水源充足,水库容量大,取水便捷,水体弥散条件好,环境条件优良。且该核电厂址电力输送条件好,地处湖北省电力负荷中心,紧临湖北电网主干架鄂东500kV环网,可进一步优化网内电源资源配置结构,显著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3 江西九江彭泽核电厂址
该核电厂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彭泽县,首期规划装机容量为5000MW,共建设4台1250MW核电机组;后期再建设2台1250MW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500MW,年发电量达到600亿kWh。
以上桃花江荷叶山、咸宁大畈、九江彭泽3个内陆核电项目均取得了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路条”,并进一步深化了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国家发改委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厂址评定、移民、道路建设以及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准备和长周期设备预订等一系列前期工作。据了解,这3个项目已先后投入前期开发资金超百亿元,只等“开工令”下达,即可依次开工,投入大范围建设。
除湖南、湖北、江西等内陆省已作了大量扎实的核电前期准备工作之外,还有不少内陆省(如河南、安徽、吉林、四川、河北、甘肃、贵州等)也正在抓紧核电厂址选址及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上核电。
3.4 湖南不少内陆核电项目正在做选址及前期准备工作
3.4.1 华容县小墨山核电厂址
华容县小墨山核电候选厂址位于华容县小墨山北坡,长江南岸1.7km处,其供水源为长江,可满足直流供水和循环冷却用水要求,冷却水源充足,取水工程易建;核电大型设备的交通运输综合条件很好;厂址附近人口密度较小;大气扩散条件和水域扩散条件优良;厂址所在区域的气候,主导风向也非常适合核电建设。2009年1月8日,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长沙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小墨山核电项目已作了大量工作,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该项目计划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技术),规划建设4台1250MW的AP1000机电机组,预计总投资700亿元。
3.4.2 常宁市江河乡核电厂址
从2008年初开始,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衡阳地区作了大量的选址工作,已作了初步可行性研究,衡阳核电项目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投资开发建设,拟规划建设4台核电机组。
3.4.3 龙门核电厂址
该项目合作方是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对龙门厂址进行了各项可行性研究工作,该厂址位于株洲县以南33km太湖乡,距湘江东岸10km,位于株洲航电枢纽上游约23km,取水条件好。取水水源为湘江,常规岛采用二次循环供水方案。
3.4.4 陈家滩与喜鹊岭核电厂址
2008年初,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常德市有关部门合作,选出了新农街乡陈家滩与郑家驿乡喜鹊岭2个核电备选厂址。2008年5月,2个核电备选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3.4.5 郴州核电厂址
2009年7月27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郴州市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发展核电框架协议,发展核电将进一步促进郴州的经济发展。
3.5 中国内陆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依据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核电装机容量58000MW,在建30000MW,其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均居世界之首。在核电技术进步方面,中国更是走在世界前列,3种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EPR、华龙1号)先后在中国开工兴建。
为了加快内陆核电的发展,中国在积极发展核电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只重视滨海核电的发展,而忽视滨河、滨湖内陆核电的发展;只有根据需要,在发展沿海核电的同时,一定要大力发展内陆核电,在保证核电安全的前提下,要打破一切不必要的顾虑,发展内陆核电;中国内陆(包括湖南)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周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