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众用电服务大众!

通知公告:

新能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保节能
长江湖南段低压港口岸电示范项目效益分析
发布日期:2018/4/22   点击次数:672

 国网湖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滕朋飞  雷 明  曾 麟  湖南·国网岳阳供电公司  丁  辉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港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靠港船舶用电基本来自船上自备柴油发电机,船舶在燃油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废气和颗粒污染物,对码头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船舶燃油发电机效率不高,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

近年来,国家对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力发展港口岸电,以加快燃油替代,减少船舶停靠时在港口区域的污染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绿色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湖南沿江和内河港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有通航河流373条,内河航道总里程1.15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9.2%,全国排名第3。

项目建设内容为长沙新港和岳阳城陵矶新港智能港口低压岸电系统示范项目工程,其中长沙新港为新建工程,岳阳城陵矶新港为升级改造工程。

基于安全可靠、智能先进、节能环保、使用快速便捷等原则,综合国内外低压岸电现状及发展趋势、码头现状及提档升级转型等因素,本项目技术方案拟采用400伏/50赫兹低压上船方式。岸电电源输入采用10千伏/50赫兹、输出为400伏/50赫兹。长沙新港配置8套岸电供电系统,岳阳城陵矶新港配置3套岸电供电系统,单套均为80千瓦/80千瓦双输出。系统主要设备设计有:10/0.4千伏降压变压器、补偿装置、低压配电柜、输出线缆、智能岸电装置、云平台数据中心服务器、云端上位机系统等。其中岸电装置配置人机交互平台、刷卡系统、航空插头接口、计量计费系统、电气保护机制、远程通信模块、可切换的功率转换装置等。该项目由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和长沙、岳阳新港公司联合出资建设。项目整体由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投资建设,长沙、岳阳新港公司负责岸电系统土建部分投资建设和船舶接驳电缆购置。项目建设资金为269.5万元,其中长沙新港岸电项目建设资金为194.0万元,岳阳城陵矶新港岸电项目建设概算资金为75.5万元。本项目中,长沙、岳阳港口岸电项目均各含1套平台管理系统,后期扩建仅需增加岸电装置。

2 项目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根据港口实地调研数据,以船舶功耗平均约30千瓦、单套岸电系统月平均充电时间180小时、每年12个月停靠充电计算,岸电系统以单套系统60千瓦/30千瓦(一体双输出)功率计,则单套岸电系统每年可实现新增电能替代电量6.48万千瓦时。

本项目共建设11套岸电系统,预期每年可实现新增电能替代销售电量为6.48×11=71.28万千瓦时,其中:长沙为51.84万千瓦时,岳阳为19.44万千瓦时。

新增售电年收益:售电均价×电能替代电量-购电均价×电能替代电量×(1+线损率)=0.9000×71.28-0.3715×71.28×(1+0.07)=35.818万元。

岸电服务费年收益:[岸电计量电量×岸电服务费单价(按0.60元/千瓦时取值)-人工成本(按10万元取值)]×分享比例(按50%取值)=(71.28×0.60-10)×50%=16.384万元。

项目整体投资收益预估:新增售电年收益+岸电服务费年收益=52.202万元,预期项目年均收益率为14.55%,投资回收周期为6.87年。

2.2 社会效益

长江湖南段低压港口岸电示范项目的建成投运,每年可实现区域范围内减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PM颗粒物等各类空气污染物约15吨,其中一氧化碳约2.7吨、氮氧化物约4.3吨、PM颗粒物约0.2吨、烟气总量约7.8吨。

3 推广应用前景

湖南现有吞吐量1万吨以上的港口107个、客运港口2个,码头泊位为1855个,其中千吨级及以上的大中型港口泊位106个。

按国网公司港口岸电推广路线图“2020年沿长江干线港口低压岸电系统设施100%覆盖;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中低压小容量岸电系统设施,公务码头、水上服务区100%覆盖”估算,湖南港口岸电远期电能替代潜力预计每年可达1.5亿千瓦时以上。预计全省每年至少减排二氧化碳、氮氧化物、PM颗粒物等各类空气污染物约21181.2吨,既减少噪声扰民,又减轻空气雾霾,是港口低碳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的重要举措,社会效益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