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网湘潭供电公司 童宇 肖军 陈筱波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以输电线路通道属地化管理为基础,通道治理协调由运检单位为主体向属地单位为主体转变,树线矛盾由被动防控向主动化解、由单方处置向多方联动转变,专项资金由运检单位使用向运检、属地单位共同使用转变,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输电线路通道治理,改善通道运维环境,夯实输电线路安全基础。
1 优化管理模式
1.1 建立管理体系
依托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架空输电线路通道属地化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构建市、县、供电所“三级属地管理网络”和运检单位“属地化管理网络”,结合供电所同业对标体系与奖励机制,切实落实输电线路通道治理工作责任。结合输电线路正常巡视、特殊巡视等工作开展通道植被隐患排查,按轻重缓急、协调难度差异化制定治理计划,加强通道运行维护管理,落实正常巡视监测、“一塔六图”动态分析等运行维护管控措施,确保通道植被隐患常态化管控。通过“三年治理计划”,落实专项资金,有序推进220kV线路通道治理。通过年布置、季评价、月跟踪、周督办,确保通道治理进度和闭环管理。通过“清、验”双轨和多部门、多层级督查制度,确保通道治理达到防树竹、防山火标准要求,通过差异化分配属地化资金,确保重点区段重点治理。通过完善指标评价考核和激励制度,有效提升人员主观能动性和属地化管理水平。
1.2 成立专业班组
为紧扣“220kV输电线路运维质量提升”这一重点工作,针对220kV线路电压等级高、运维工作难度大、责任重的特点,按照“站出来、严起来、管起来”的工作要求,形成“重点线路重点运维”的工作思路。国网湘潭检修公司成立了220kV输电线路运维一班、二班,在公司内部推行输电运检室生产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双向选择竞聘上岗。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体现收入靠贡献、安全效率优先、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原则,制订了《国网湘潭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室及输电运检班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方案》,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提升输电线路运行指标,确保重点设备专业化管理到位。
此管理模式的变化主要是突出运维重点,具体体现在对设备的优化分工上。打破了以往的输电线路运维责任重点分区分片而非电压等级的局面,对重点线路的运维的加强人、财、力的集中投入,将作为电网主动脉的220kV线路单列出来,逐级落实各级责任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并加强管控220kV输电专业运检指标的同时,逐步提升110kV输电线路运检指标。在人员配备上,采用了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方式,遴选了一批责任心较强、业务水平较为突出的员工充实到两个班组,为运维工作的提质,做好了人员准备。在费用分配上,根据线路长度、电压等级系数、地形系数、距离系数等进行优化和细化分配,使其更合理、更能调动人员积极性。在管理上,对人员、制度、考核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细化,加强了对线路运维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考核力度,实现工作质量与班组、员工个人绩效挂钩,扎实推进精益安全生产管理。
2 多途径开展通道治理
2.1 排查通道植被隐患
通过正常巡视与“一杆六图”监察性巡视,结合线路地形特点,对存在山火隐患、导线对地距离较小区段及速生树竹区等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同时每年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山火、树竹隐患排查。目前,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所辖22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共30条,杆塔1571基,长度626.325千米,跨越湘潭、长沙、娄底3个地市、6县(区)。其中220kV线路主要树竹以马尾松、杉树、樟树为主,多杂树灌木,现有山火隐患78处,通道清理工作难度大。所辖线路沿线近地点点多面广,大面积种植速生高杆植被现象普遍,通道清理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2.2 编制通道治理计划
根据通道隐患排查情况、输电线路现状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输电线路通道治理计划,按照不同行政区域和属地化范围将每档分解至每个县公司、每个供电所,并加大通道治理资金投入,不仅运维成本大幅增加,还开展为期三年的220kV输电线路通道整治工作。此项工作涉及220kV民泉Ⅰ线、船麦线等25条220kV输电线路,砍伐83万株树木,覆盖湘潭市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为实现保证电网安全与绿色环保并重,企业与沿线农户双赢,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向湘潭市林业局建议在砍伐的输电线路通道下种植油茶树。通道专项治理资金由运检部在年初根据预算下达,由财务部列入各县公司和客户中心生产成本,对输电线路通道治理发生的每笔支出均须由运检部和财务部共同签证。
2.3 现场协调赔偿
一是运检单位提前沟通联系,将砍伐范围、治理标准告知各供电所,各县公司熟悉了解输电线路通道治理工作的标准、砍伐范围,负责按时开展通道治理工作的协调、谈价及补偿,协调好后及时通知输电室相关班组砍伐。二是输电线路通道砍伐完成后,由各供电所提供相应凭证(赔偿协议、赔偿单、身份证复印件)给县公司。按照财务要求,每笔青苗赔偿的款项必须执行点对点支付,由公司财务部直接支付到用户账号上。报销单据填写及具体流程由财务部组织各县公司进行相关培训。三是统一补偿标准,严格政策落实。在启动协调工作前,本着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严格执行征拆政策的原则,为防止因政策执行不到位、不规范造成阻工现象,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湘潭市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批复》(湘政函(2013)84号)、《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监督管理的通知》(潭政办发(2013)16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12)46号)等相关文件为依据,并针对文件未明确的部分青苗补偿积极与各乡镇协调小组沟通,由各乡镇协调小组明确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青苗补偿标准。对地方环境恶劣、砍伐协调困难的线路区段,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难点攻坚。
2.4 内外部联动
在开展输电线路通道治理工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运维单位和属地单位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公安局、安监局、林业局等单位共同开展电力线路通道内树竹隐患清理专项治理工作,联合当地政府、经信、安监部门开展难点攻坚和强制执法,完成了500kV鹤龄变、220kV泉塘变共13档出线通道治理,同时有效解决了变电站附近历史遗留纠纷等问题,有力地保障了通道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线路安全。其中安质部负责“树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联系,建立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林业部门对口常态联络机制,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讨论和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矛盾。运维检修部负责“树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计划的批准、资金保障、实施的监督、 检查和指导。各属地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升沿线群众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意识。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公告等多种方式,对依法划定的线路保护区和安全距离向线路沿线村寨逐一宣传告知,增强村民电力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线路保护和法律法规等意识。同时利用当地人脉资源,减轻协调矛盾难度。若矛盾无法协调,则根据树线危急程度与当地政府、经信、公安等部门进行强制执法,财务、法律部门现场对赔偿事宜进行清算、取证。
2.5 清理验收
各供电所完成输电线路通道治理协调赔偿后,及时通知输电室相关班组进行砍伐。一是细化通道清理标准,提高可操作性。通道砍伐区段内及距边导线外侧8米内所有树木(油茶林、果木树除外)的协调、谈价及补偿到位、通道树木的砍伐。通道清理后,站在任何一基杆塔的基面可看到前后相邻杆塔的基面(档距中间有碍视线的山头,则为站在山头可看到前后相邻铁塔的基面)。山火易发区以及对地距离较近的区段要将线下的树木、灌木、 茅草彻底清理干净。二是采取边砍伐、边验收的方式,避免遗留问题。输电班组对协调前告知供电所的砍伐范围再次进行明确,确保一次砍伐到位,同时对赔偿单据进行取证和收集存档。
3 形成评价提升长效机制
3.1 开展通道治理质量定期评价
在深化精益化管理的基础上,推广使用线路巡视“一塔六图”,每月对通道照片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加强对巡视人员巡视工作质量管控,实现通道质量定期评价。
3.2 建立合理分配、奖励机制
明确220kV输电线路年度属地化管理费用,并按照山火、外破隐患点数量及线路长度进行划分。严格按照《属地化管理费用预算表》分解到每个巡护员、每个隐患点,有效推动了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按时完成通道治理任务并通过验收合格的杆段,对供电所协调人员实行奖励。
3.3 实行输电线路通道治理日报制
建立微信工作群,实时上报输电线路通道治理行动开展情况,加强工作督导,政企协同齐抓共管及时解决专项治理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4 结语
近年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通过属地化协同优势开展输电线路通道专项治理,主动化解或缓解输电线路通道维护的难点和矛盾点,使通道运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输电线路安全和基础得到有效夯实,为输电线路运维大大减轻了负担和压力。此外,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所辖输电线路树竹碰线及山火跳闸次数较往年显著降低,近三年所辖输电线路均未发生树竹碰线及山火跳闸,线路指标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