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众用电服务大众!

通知公告:

《大众用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精品荟萃
供电企业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流程
发布日期:2019/6/27   点击次数:321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李金哲

 

   供电企业状态检修是以安全、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设备检修策略。状态检修工作的核心是确定设备的状态,依据设备的状态开展相应的试验、检修工作。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减少检修工作量、降低检修费用,而是将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修理转移到管理上来,相应设备状态监控的管理工作要大力加强,通过强调管理和技术分析的作用,严格控制,细化分析,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1   开展状态检修的基本原则

(1)状态检修应当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为目的,通过对设备的掌握和跟踪。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和项目,提高检修效率和运行可靠性。不能因推行状态检修导致电网运行安全水平降低,应当避免将状态检修错误地理解为是对设备检修周期的简单调整,甚至盲目延长检修周期,导致设备健康水平下降,运行可靠率降低。

(2)推行状态检修必须坚持体系建设先行。状态检修是一项创新工程,是对原有设备检修方式的重大变革。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必须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全面规范状态检修工作,工作全过程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状态检修工作应当以对设备的状态评价为基础,通过全面评价,掌握设备真实健康水平。要以对国家、行业现行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科技进步,制定适应状态检修的评价标准。

(4)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必须遵循试点先行、循序渐进、持续完善、保证安全的原则。状态检修工作不能一哄而上,要在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和设备情况,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并对状态检修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通过一定形式的检查、验收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广执行。在试点工作开展之前,要坚持执行现行定期检修相关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盲目延长检修周期、减少检修项目。要认真做好新旧体制之间的衔接,做到“不立不破,先立后破”。

2   电气设备检修模式的确定

电气设备的检修模式主要包括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根据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性、实效性、可靠性方面考虑,所有电气设备都采用状态检修还有很多困难,也不符合实际。要选择设备价值高、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重要和故障过程为时间延迟型、渐变型、且较为分散性、有状态参数可测的设备为状态检修的设备。对于事故概率相近,已知设备缺陷发展规律及难以随时停电进行检修的设备采用定期检修;对于事故发生比较随机,元件多并且对生产影响小的非重点设备,采用故障检修。

在确定状态检修设备时,还应考虑设备对用户供电和输变电设备可靠性、安全、检修难度、工期及费用、电能质量影响等综合因素。

3   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

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设备信息采集、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检修计划、检修实施及绩效评价等几个环节。

(1)设备信息收集是开展状态检修的基础,要在设备制造、投运、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全过程中,通过对投运前基础信息、运行信息、试验检测数据、历次检修报告和记录、同类型设备的参考信息等特征参量进行收集、汇总,为状态检修的评价奠定基础。

(2)设备状态评价是依据输变电设备状态特征量和状态评价相关导则标准,对反映设备健康状态的各状态量指标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最终得出设备健康状态等级。设备状态评价是建立在设备信息收集的基础上,以缺陷管理为主线,实行动态评价,至少每年一次。通过收集设备的各种基本信息、试验数据、运行情况、检修情况、家族性缺陷等参量,依据规程和评价标准,结合各状态参量对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影响而设置不同的权重,同时考虑各参量所处的状态,对设备所处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

状态评价是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基础,必须通过持续、规范的设备跟踪管理、综合离线、在线等各种分析结果,才能够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和健康水平,为开展状态检修下一阶段工作创造条件。

3)风险评价是在设备状态评价基础上进行,对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非正常状态的设备进行评价,以确定设备面临的和其可能导致的风险,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识别设备潜在的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分析设备遭到失效威胁的资产损失程度和威胁发生概率,通过风险评价算法得出设备在电网中的风险等级。

(4)检修策略以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基础,参考风险评估结果,在充分考虑电网发展、技术进步等情况下,对设备检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并依据状态检修导则等技术标准确定检修方式、内容,并制订具体检修方案。

(5)检修计划依据对设备检修策略制订,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覆盖整个设备寿命周期内的长期检修、维护计划,用于指导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检修、维护工作。资产全寿命管理是从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并对全过程发生费用进行控制,使寿命周期费用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寿命周期是指输变电资产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退役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期,一般经历规划设计、基建、运行维护和退役处置四个阶段。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在它预期的寿命周期内用于设计、研究与开发、投资(制造或购置)、使用、维修与保障、直至报废所需的直接、间接、重复性、一次性和其他费用之和。

第二部分是与企业资金计划相对应的年度检修计划和多年滚动计划、规划,用于指导年度检修工作的开展,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检修工作安排和资金需求。

(6)绩效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实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体系运作的有效性、策略的适应性及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价。绩效评估是在状态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工作体系的有效性、检修策略的正确性、计划实施、检修效果、检修效益等进行评估,确定状态检修工作取得的成效,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4   状态检修的管理

状态检修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状态评价管理、设备检修维护计划管理、设备检修绩效评估管理、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策略等。

(1)设备状态评价管理包括规范设备状态和风险评价的过程管理。按照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价等规范要求,同时考虑企业政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标准、电网发展、技术更新、环保政策及检修绩效评估结果等诸多因素,实现对输变电设备所处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的管理。

(2)设备检修维护计划管理是根据设备状态评价和诊断结果,编制检修设备长期、中期和年度检修计划。计划中考虑企业生产各项指标,做好专业检修任务的综合平衡,保证检修计划工作的编制、申请、标准、资金等准确、齐全、规范。

3)设备检修绩效评估管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具体设备在实施状态检修后的效益、效果进行评估;宏观层面主要是针对整个状态检修管理体系的流程、标准、规程等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即对修前诊断、评估排序、检修方案、检修效果等过程的评价。工作的编制、申请、标准、资金等准确、齐全、规范。

4)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是对设备的设计选型、监造检验、运输保管、安装调试、交接验收、运行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过程实施的管理。

5   开展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状态检修是包括组织机构在内的状态检修流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实施,它包括设备信息收集、设备评价和风险分析、制定检修策略并实施、检修后评价和人员培训等。供电企业应首先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并根据管理规定、技术标准制定实施细则,加强状态检修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等工作。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把握设备的状态是关键。一是要控制设备的初始状态,要通过对设计、选型、制造、建设、交接等各环节的技术监督,对设备初始状态有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二是要通过加强运行监视、认真开展设备检测试验等工作,及时收集、归纳、处理设备运行信息,确切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三是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设备维护、检修措施,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隐患,恢复设备健康水平,保持设备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同时,要特别强调提高设备管理人员、运行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水平。各级技术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能够通过设备运行状态变化及各类试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敏锐地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跟踪测试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必须实行人员责任制。状态检修工作比设备定期检修更依赖于人员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在加强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要明确各级人员责任,落实责任制,强化考核力度,坚决杜绝放任自流、主观臆断等现象的发生。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必须加强对各级生产人员的培训,配备相应检测、试验设备。通过培训使设备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备的原理、性能、重要指标等参数,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状态进行有效监视和分析的综合技能。企业要注重选拔一支合格的状态检修专家队伍,为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企业应当针对状态检修工作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设备和检修工具,对实施状态检修提供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