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网凤凰县供电公司 王 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禾库镇芭科村地处凤凰县西北部,距县城约62千米。全村共6个组、228户人家、1049人,属县内高寒山区扶贫村之一。
近年来,国网凤凰县供电公司作为其脱贫后盾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党委对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服务该县脱贫攻坚作为公司首要的政治任务,鼎力发挥帮扶作用,助力全县脱贫致富。
1 完善基础,攻坚克难
驻村扶贫工作队首先着力解决芭科村人畜居住环境差、乡村生活质量低的问题。工作队采用入户走访及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改善卫生环境的必要性,并带头疏通水沟、清理垃圾、修建垃圾池,带动村民一起行动,使得村里卫生环境焕然一新。
饮水难、灌溉难,是芭科村的难中之难。为解决芭科村的人畜用水及农田浇灌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召开两委会议,集思广益,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向县水利局提交书面申请,由县水利局派遣施工队伍,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施工,长达5200米的引水管网安装工程圆满竣工,全村228户人家用上了自来水,田间也敷设了灌溉管网,彻底解决了芭科村的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问题。
出行难、运输难,是芭科村的又一难题。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商定,向县交通局申请,投资190多万元,2018年完成芭科村道路硬化,完成一条长4800米、宽5.5米的通组公路工程,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帮助村民解决遗留难题的同时,对村民易地安置、蔬菜基地建设、村水渠维修、村部搬迁等建设项目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极大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面貌。
2 多措并举,助推脱贫
在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脱贫致富、消除贫困户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驻村扶贫队对该村的资产、资源、资金“三资”及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驻村扶贫队非常清楚,要使贫困村长期脱贫致富,必须有产业、有项目支撑。经与村支两委商议,决定调整村产业结构。一是积极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坚持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基础上,发动70多户农户栽种桑树200多亩、种核桃120亩,流转土地17户,兼顾玉米、黄豆、烟叶和药材种植,增加村民的收入。二是进一步扩大畜牧家禽养殖业,培育养殖专业户;同时利用稻田进行养鱼,年收入可达20万元。三是充分利用村集体所有的农、林、山、水等资源,重点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帮助村民解决资金申请和产品销路问题。
3 驻村帮扶,身先士卒
龙社平是凤凰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干部员工,原本担任麻冲乡扭光村第一书记,从事驻村扶贫工作。2018年下半年,根据扶贫工作需要,他被调任禾库镇芭科村任第一书记。龙社平到芭科村的第一把火就是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他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加深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的了解,帮助村两委班子找准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从一名企业技术骨干转变为扶贫第一书记,龙社平始终保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他带领的扶贫工作队争取到政府部门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农网改造项目总投资6786万元。这些钱全都用于推进该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修建、新建学校医院等民生工程,并大力帮助该村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
4 结束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国网凤凰县供电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探索出适合芭科村资源特色的“绿色种植、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新路子,为实现芭科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