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众用电服务大众!

通知公告:

企业·人物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天地
创新路上的“愣头青”
发布日期:2019/9/29   点击次数:782


——国网湖南经研院陈仲伟的创意人生

 h

80后博士陈仲伟,现任国网湖南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副主任。

他入职8年,却获奖频频: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青年创新创意奖;国网经研体系科学技术进步奖;国网湖南电力青年创新创意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创新成果奖、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共20多项,并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7编制国网标准2项。

陈仲伟是一个在工作中很容易进入“角色”的人,凡是他接手的事情,不管中途有多少波折,最终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所以同事们都钦佩地称他是“敢啃硬骨头的‘愣头青’”。

 

尽情遨游在“充电世界”

 

2015年,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但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不同的是,充电设施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最大瓶颈之一。

2015年底,国网湖南经研院被湖南省能源局委以重任,要求为全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规划和建设依据。

这可是块硬骨头。电动汽车是一个全新领域,与经研院以往接触的技术工作大相径庭。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到规划选址、充电需求预测、车流引导、基建管控等多个维度,推进难度大,任务要求高,院里没有人乐意来接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难题当头,当时还是智能化专责的陈仲伟挺身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省内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陈仲伟就向已开展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学习取经。他记不清自己走访了多少家企业、查勘了多少个现场,常常是晚上赶路,白天一大早就匆匆忙忙赶到现场调研,对方太忙,他所有的时间都只能就着对方的安排而安排。经过近三周的调研,他凭着湖南伢子的一股子韧劲和钻劲,终于满载而归。

回到单位的日子更是忙碌,陈仲伟和他的团队不分昼夜地推进着充电基础设施在湖南的规划制定。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反复讨论、修改、研究、测算,终于在一个月的时间期限内交出了初步的规划方案。整个方案涉及415座大型充电站、20万个充电桩,并对15条高速公路47对城际快充站、重点城市28座充电站、938台公共充电桩进行了详细规划论证。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内容涉及湖南全省充电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公共快充网络规划、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规划、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出来的配套说明都有五六本。在湖南省国土、交通、财政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上,陈仲伟向众多专家领导展示成果。面对“高速公路沿线能否规划这么多快充站?是否考虑了占地面积和安全距离”等专家们提出的一个个直切痛点的问题,他和团队成员们用调研、考察、模型推理得来的资料和数据说话。充分的准备和严谨的推导说服了在场的所有专家。“既符合国家政策,更适合湖南的实际情况。没想到你们能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如此详尽、科学的方案。” 湖南省能源局领导对这份《湖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给予了高度评价。20164月,这份规划在湖南省发改委官方网站上正式对外公布。

完美完成能源局工作任务的陈仲伟没有止步,他依据这次报告的编写,又反复思索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如何通过有序管理将电动汽车变成可调控的‘智慧负荷’?”陈仲伟又开始了新的研究课题。

终于,他又创造性地提出电动汽车与微电网融合发展的创新策略,让工业园区内电动通勤大巴的车载电池替代部分固定储能装置,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光伏、园区内用户及电动通勤大巴的发电量和行为,对电动大巴的充放电行为进行控制和优化调度,实现微电网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他算了一笔账:一台电动通勤大巴就能储能约300千瓦时,相当于可轻松满足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日常用电需求。“假设全国各大园区内共有5000辆通勤大巴使用该创意与微电网分布式能源进行能量交换,年均可替代燃油量6000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14.4万吨,并能将这些微电网固定储能的容量下降三分之一。”当陈仲伟在国网公司第二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中说出这段话时,他赢得了满堂喝采。

陈仲伟说,这段与电动汽车结缘的经历收获的不仅仅是领导的赞誉和比赛的奖项,更多的是充满了对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造福社会、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的成就感!


 

用情打造的“储能匠人”

 

湖南电网峰谷差持续增大,系统整体调峰能力不足,受端电网快速响应能力较弱,高峰负荷期间供电能力受到严峻考验。电化学储能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电网技术,在发电、用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针对湖南电网的卡脖子问题,省公司要求国网湖南经研院在利用电池储能方面找到解决方法。而电池储能属于新兴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才刚起步,可借鉴的经验极少。

又是陈仲伟挺身而出,院领导放心地将这工作交给他负责。

接下储能研究的重任后,陈仲伟带着他的团队和科研机构、制造厂商、高校院所等建立了交流学习的渠道,真正做到了产学研互动。针对电网侧电池储能项目建设情况、商业运营模式、项目效益、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以及相关政策等问题,他们深入展开全覆盖式资料收集和讨论,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摸透了储能现有的技术发展情况,成为湖南储能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在这期间,陈仲伟和团队成员一起,结合湖南特点编写了《湖南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应用总体方案》《长沙电网电池储能示范工程初步实施方案》《湖南公司电网侧电池储能示范工程投资分析报告》三项专项研究报告,从不同的层面阐述湖南电池储能电站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201810月,长沙电池储能电站示范工程正式开工,陈仲伟作为建设管理项目部的成员全程参与。一直是科研工作者身份的陈仲伟这次有了全新的工作体验,他每天去现场学习自己不擅长的施工建设、设备系统调试,与现场工作人员探讨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尽管妻子怀孕已经有几个月,他却没能好好陪伴一天,总是工程上一个紧急电话就得赶赴现场,每天都是一大早出门,到深夜才灰头土脸地回家,同事们都笑话他已经提前进入“大叔”模样。终于,当他的千金呱呱落地的时候,榔梨、芙蓉、延农三个示范工程的建设也都顺利竣工。他特别满足于这种“四喜临门”。

这段与储能建设结缘的经历,让陈仲伟实现了从科研工作者向全方位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他一跃成为省内储能领域“说得起话”“储能匠人”!

……

国网湖南经研院的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看好陈仲伟,因为他聪慧的头脑,因为他的刻苦钻研的韧劲,因为他的不断创新的驱动力。

年轻气自华,弄潮正当时。我们期待陈仲伟更多的创意、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