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众用电服务大众!

通知公告:

企业·人物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天地
输电线路上的“国网湖南工匠”——郭达明
发布日期:2019/11/6   点击次数:663


今年55岁的郭达明,19岁就参加工作进入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从此与电结缘,至今已经36年。

36年来,郭达明从一个知之甚少的普通电工起步,凭着他的聪慧好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始终坚守在输电线路上,同时亦收获在输电线路上。

截至目前,他已经参建54个工程、30次担任项目经理;创造了月平均放线45千米的长达13年记录不破的施工奇迹。他所参建的100多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至今仍全部安全优质运行。

在这些年里,他亦收获了众多的荣誉:“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抗冰救灾先进个人一等功”“湖南省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30多种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都工工整整地摆放在他家专门腾空的抽屉和柜子里。

现在的郭达明,已经成为湖南输电领域大名鼎鼎、硕果累累的技术创新达人,被评为“国网湖南工匠”;2019年9月24日,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式聘任他为“三级工匠”,成为了公司第一位薪酬待遇接近副处级的一线员工。

“换一种思路,就可以事半功倍”

 

“换一种思路,就可以事半功倍。”这是郭达明的口头禅。

常年与工程项目打交道、外表粗犷的郭达明,却有着一颗细腻的“绣女心”。按同事们的说法:“凡是有他在的施工现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他总能搞出些小发明、小创造,有效化解施工困难。”

采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尺寸的铁塔地脚螺丝,就是郭达明既简便实用又直观的小发明之一。在平时的基础施工过程中,有5种或多种型号的地脚螺丝,每个尺寸相差仅2毫米左右,一旦大尺寸螺母安装到小一号的螺杆上,不仅会造成铁塔基础安装不牢固的安全隐患,而且后续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也很难发现问题。而郭达明创新采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尺寸的地脚螺杆和螺母的方法后,就完全有效地避免了平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用或混用的情况。“以往光区分不同型号的地脚螺栓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现在只要色卡在手,就一目了然。”施工人员纷纷赞叹这个好办法。目前,该办法已作为典型经验在国网系统推广使用。

在施工现场,钢丝绳通过卸扣连接一直存在着斜扣的横向受力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郭达明日思夜想,研制出一种万向盘和转向板。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一块圆形的钢板,在中间打几个孔。“但是别看它简单,作用却特别大。”当时担任±800千伏祁韶(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湘1标段)施工现场的项目总工刘永宽说,“万向盘和转向板应用到酒湖线组塔施工后,不仅为我们的组塔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酒湖线提前三个月完成了施工任务。郭达明为我国第一条向湖南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线路湖南段提前实现全线架通立下了汗马功劳。”

云田-城南22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是长沙电网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之一,它的顺利投运,将有效缓解长沙电网供电“卡脖子”问题。但是,该工程P43-45线路的下方就是高铁线路,工程放线过程中导线或牵引绳不可避免地将从高铁接触网上方跨过,一旦出现哪怕是极小的失误,截面达630平方毫米的电力线在重力的作用下,也将从4米的高度砸落在截面仅有70平方毫米的高铁接触网上。接触网一旦损坏,将造成高铁大面积的晚点甚至停运。

“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但我们可以创造经验!”这是郭达明的表态。他一次又一次地现场勘查、测量、提出方案、否定方案、再提出新方案、再完善新方案,最终创造性地提出“设立2个牵引场,白天完成P44-45线路展放,夜间收到铁路部门接触网停电通知后,再进行P43-44高铁上方放线。这样既能有效减少夜间高空作业,又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障放线准确率”的施工方案。终于,线路一次连接成功,云田-城南22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得以全线贯通。282个日日夜夜,郭达明和他的同事们安全优质完成了53基输电铁塔基础建设、33千米输电线路展放的巨大工程量。

常德澧县新安镇上坪村祁韶特高压施工现场位于一处由河流冲积、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沙洲上,按计划需在该沙洲浇筑5基特高压铁塔基础。但由于沙洲四面环水,上面是泥沙,下面是鹅卵石,施工人员用冲击钻钻孔时,无法钻出符合要求的孔洞,而且钻出的孔洞经常性垮塌。面对紧张的工期和现场复杂的施工现状,设计院专家、施工作业人员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郭达明了解情况后,经过反复勘查、反复查资、反复实验,提出了外用粘性好的黄泥护壁、孔洞添加水泥增加粘性的攻关模式,终于一举攻克难关,在沙洲上及时、牢固地树立起了5座铁塔基础,为祁韶±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按计划全线带电投产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在这36年里,郭达明共有技术创新26项,其中21项已在本单位和兄弟单位推广、应用。同时,他主持和参与研发的创新成果,多次荣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奖项,部分发明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让年轻人上,把机会让给他们”

郭达明的美誉不光是他在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在立德树人、培养年轻人方面,同样有他的“独门技艺”。

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建造师的徒弟胡臻总结说:“师傅会点拨我该做什么,但不会明确地要我如何做,这就敦促我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必须独立思考。他允许你犯错,但不能犯同样的错。”

是的,这就是郭达明。“让年轻人上,把机会让给他们”,是郭达明最广为人知的带徒风格。

2010年,学校毕业进入单位的胡臻在郭达明的言传身教下进步神速。2018年,这个入行才8年的年轻人就担任了长沙电网“630攻坚”重点项目之一“余捞线”的放线队长。此后,又担任了云田-红星线工程的放线队长。经过师傅的点拨和一次次的磨炼,他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在项目推进上有条不紊,在人员安排中游刃有余,获得了全公司的高度认可,公司领导更是鼓励他用“传帮带”的方法培养出更多的青年人才。

已经成为公司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刘永宽谈起师傅郭达明,也是颇多感触,他说:“是师傅当年对我耐心细致的培养教育,才促成了我今天的进步。我现在最深的体会就是师傅经常提醒的,一个人从一个执行者一旦变成管理者,压力就会随之而来,凡事就必须学会自己思考,要有全局观念。”

现在,郭达明已经是“桃李满园”,硕果累累,在他所带的徒弟中,已经有5人成为分公司经理(副经理)、2人成为项目总工、2人成为施工队长、1人成为公司管理部门负责人、1人成为了公司五级工匠。并且,有2人荣获“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3人荣获“湖南送变电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我像是被风吹大的孩子”

这标题是郭达明的女儿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有一种抱怨,更有一种心疼。而对于郭达明,有一份愧疚,更有一份无奈。

因为长年跑工地,郭达明几乎每年的出差天数都在300天左右,也就是说,他每年有4/5的时间都不在妻女身边。

结婚没几天,他就离开新婚妻子远走他乡;妻子怀孕,他也没有几天在家陪伴;直到接到电话,妻子已经临产住进医院,他才脱下工装急急忙忙往家赶,结果晚上9点赶到医院,9点半钟他女儿就呱呱坠地。

现在女儿已经20多岁了,在女儿的记忆中,老爸从来没有参加过她在学校时的家长会,也从没带她旅过一次游或是看过一场电影。女儿笑着说,她的家对于老爸似乎只是个经常来住一下的旅馆。不过,已经参加工作的她,对老爸早已没有任何抱怨,更多的是对他安全和健康的担心。

郭达明有一个很开明的妻子,妻子说:“当时看到那个家不像个家的样子,心里确实不是滋味。但是每次看到他回来时那张又黑又瘦的脸,听到他领导和同事对他的那么多高评价,就感觉他在外真的很辛苦,我不能再火上浇油。”

郭达明特别庆幸自己有一个疼他爱他理解他的充满温暖的家,也特别感谢他的妻子和丈母娘始终毫无怨言地一直帮他撑持着这个家,他说:“我今天能够获得这么多的荣誉,真的要算她们的一大半。”

…………

是啊!在一线一干就是36年,而且一直干得风生水起,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信念、有担当、有不忘初心的决心和勇气。

“从26米的深基坑一步步走出来的三级工匠,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与汗水,他是好样的!”提及郭达明,送变电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曾新跃如是说。

是的,郭达明做到了!

当然,终有一天,他再也爬不上那巍峨的铁塔,也将离开自己钟爱的电网建设事业,但是,他的“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落幕,一代又一代送变电人抑或是国家电网人一定会沿着他的足迹,继续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刘福荫 付晓 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