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翱跃
凌晨,独自醒来,望着书房外的楼影幢幢,周边一片安静。
静坐如禅,身边茶器里煮着过往;荧屏若雪,书写暗夜独白。
人生经不起回首,转眼,我已近50的年龄。回想一路走来,10年寒窗、30年电力职业生涯,总有些人和事无法忘记,总有些人生关键词陪伴着我。
陪伴我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感恩。
1988年6月,我成为怀化火电厂的一名普通锅炉工。一个零点班,炉渣结焦,焦块堵住冲渣沟,锅炉房零米层溢水,我一个人独自打焦、清理狼藉的地面时,值班长走过来,说:“你明早下班代表我们值,去参加厂里举办的书画比赛吧!”
我说:“值长,我不行,你还是叫别人吧!”
值长说:“没有别人,就你了。纸和笔我都帮你准备好了,下班到配电房来拿。”不由分说,他走了。
值长不懂书画,买的是3张普通薄白纸、一支很容易开叉的毛笔和一瓶带着臭味的墨汁。却就是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从40个年轻人中脱颖而出,第一个走出运行班,走进工会,从而也走进无数次机会,直到成为国网怀化供电公司的一名中层干部。
我不是我们那一批最优秀的,却是我们那一批中最幸运的一个。是很多如同值长这样在最基层干了一辈子的老师傅,用不经意的一次行动,给了我机会。我感恩这些寡言却真诚的人。
多年以后,当人们问我以前是干什么的?我总是不讳言:“我是个锅炉工。”我觉得,正是曾经在最基层的经历,告诉了我的根在哪!
陪伴我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坚守。
1998年底,我作为“人才”被引进原地方电网的怀化电力集团公司,从事秘书工作,之后,又与营销稽查、企业管理等等沾上边。可一路幸运一路风尘,角色的转换,人事的更迭,伴随着太多的不适应。为此,我有过彷徨,甚至想过放弃,是一位老师傅“只有社会选择你,没有你选择社会”的忠告,让我一次次找回自我,重新面对挑战。
我想,是值长用1支笔、3张纸把我送出来,我甚至成为他们的骄傲,如果碰到点小挫折就畏缩不前,我如何面对曾经与我一起守着晨昏昼转的师傅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妻儿和一直提携我帮助我的亲友?
于是,我重新走进书本,走进工作;于是,难题一个个被破解,我也逐步走向成熟。
2011年“两网合一”,我成为国网怀化供电公司的一员。机会总在不经意间垂青着我,我先后被派到当时的标杆单位变检所、中方牌楼供电所工作。在变检所的日子里,我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荣誉意识、超越意识。在那里,我接触了一批在基层一线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人,不自觉中我也融入到他们中间。
在此期间,享誉三湘的“达哥服务队”、省公司劳模李基达……从我笔下诞生,一批推介材料汩汩如泉。之后,电费中心的《算之韵》、中方牌楼供电所的创国标、麻阳岩门供电所创省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都有我的创作、我的指导、我的参与、我的存在。
走在路上,且行且思,我始终感恩我所有的经历。心底,也始终坚守一个信念:既然生为一个电力人,就一定要为电力的荣誉而砥砺前行、无怨无悔。
我在内心独白。
(作者单位:国网怀化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