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众用电服务大众!

通知公告:

用电文苑

文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用电文苑
与奋斗有关的一二三
发布日期:2018/4/22   点击次数:567

□ 张  海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大家突然都开始声嘶力竭地吼着,仿佛一夜之间幡然醒悟。可你是只有空洞的叫嚣,还是在为你喜欢的诗和你想抵达的远方做分量足够的努力和奋斗?

1 和光同尘?给平庸找一个好听的借口

世界上很多的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自己的一辈子,这边厢梦想比天高,口号喊得震天响,那边厢没任何行动,浑浑噩噩过日子,在生活和工作中与自己最需要的进步背道而驰,然后找一个叫“和光同尘”的借口逃避自我。

其实,和光同尘,不过就是随波逐流,光没了,精神和灵魂却覆上了厚厚的尘埃。一个归附平庸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被一同起步的同学、同事甚至比他起步晚的后辈一个个超越,拿更高的薪水,在更重要的岗位,而那些原本就优秀却依然在奋斗的人更是成了他须拼命抬头才能望见的光芒。

你是等着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还是跟着这个世界与时俱进,不断突破?

2 觥筹交错,被酒杯碰裂碎掉一地的梦

毕业多年的同学聚会,喝到兴致处谈起年少的梦想,各自唏嘘,无语凝噎。酒杯磕碰着最初的梦,酒杯触动了现实的痛。有人想起当年的昂扬,想起许下的愿望,可后来,日复一日,过着同每个前一天并无两样的生活,循规蹈矩干着没有挑战的工作,然后数着时间,上班——下班——上班,内心的惶恐都没有激起任何奋斗的欲望。

看过一部叫In The FALL”的短片,讲述一个中年男子在楼顶浇花不小心掉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一生如电影般在眼前放映,从最初的多姿多彩,到最后除了不停翻页的日历其它都一成不变的故事,只有100秒的镜头却着实震撼到人。

这也让我想起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直到75岁才被埋葬。这里的“死”,说的是激情的褪却、梦想的幻灭、奋斗精神的死去。

你愿意单调乏味、不痛不痒过一生,还是即刻捡起走散的梦想奋斗到底,不负此生?

3 唤醒灵魂,每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读《毛泽东传》,很难不为他的奋斗历程折服,更准确地说是能激起内心一股劲。他的出身、成长似乎并不如何出众,算不上富裕的家庭原本不愿意支持他的求学之路,他凭着自己的坚持才得以如愿;算不上规范的政治气氛原本不愿意接受他这一位非名校出身、未投身名师的普通学子,他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挣得了政治筹码;算不上强大的武装力量原本不愿意让他统领万众,他靠着自己的不断奋斗找到一条让这支军队在一次次不可能中壮大成就的独特道路。

毛泽东是一名充满激情的、满怀信心的奋斗者,也正是这些激情与信心让他能够一次次坚定向前,一次次成就新的高度。这些也昭示着后人如何活在当下、强大自己,如何奋斗前行、勇攀高峰。

时间不会倒逝,岁月不会重来,一个人不能只有空落的双手和瘦弱的身躯,还应有满腔的热血,有用力搏动的心脏。要认识到,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只有不忘初心,用不懈努力的人生态度前行在诗和梦想的远方,才能真正获取生命的高度和深度。

我记住了,奋斗路上随时都会有高墙,越过去了,前方一片光亮,光亮中就会发现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五凌电力发电集控中心)